全球至少一半冰川将在本世纪消失******
地球冰川在21世纪将如何演变?这一问题决定着海平面的上升幅度,对全球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至关重要。在近日发表于《科学》杂志的新研究中,法国图卢兹空间地球物理学和海洋学研究实验室领衔的国际团队揭示了比之前预测的更大的冰川质量损失,全球温度升高与冰川质量损失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根据该团队的研究,至本世纪末,地球全部215000座冰川(格陵兰和南极冰盖除外)的质量与2015年相比可能减少26%至41%。这一损失相较此前的预测增加了14%到23%,进一步印证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最新版报告的有关预测。
全球80%的冰川都是小于1平方公里的小型冰川,受气候变化影响,它们更容易遭受质量损失。根据本世纪末升温1.5℃的情景,预计到2100年全球49%的冰川,包括绝大多数小冰川将消失,并导致海平面上升9厘米。该情景之下,最大的冰川也将受到影响,但1.5℃目标被视为遥不可及。如果温度上升达到4℃,大小冰川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全球冰川数量将下降83%,并导致海平面上升15.4厘米。
此外,各地区冰川消融速度存在差异,中低纬度地区的冰川受影响最大,特别是中欧、高加索、斯堪的纳维亚、亚洲北部、加拿大西部、美国和新西兰。这些地区的冰川将在气温升高2℃的情况下经历强烈的冰消作用,并且在升温达3℃时几乎完全消融。以阿尔卑斯山为例,如果全球升温1.5℃,其高山冰川的质量可能损失85%,如果升温4℃,则会损失99%。
为了更准确预测冰川消融情况,该团队依赖于一项新研究观察结果。该研究量化了2000—2019年期间全球冰川质量损失的普遍性和加速情况。这些信息使校准数学模型成为可能,该模型收录了地球上现存的全部21.5万个冰川。此外,该模型还考虑了此前忽略的影响因素,如与冰山崩解相关的质量损失,以及覆盖在冰川表面的碎片对其消融的影响等。
该研究指出,最大的冰川,如阿拉斯加、加拿大北极地区或南极洲周围的冰川,是未来海平面上升的关键,仍可以通过实施遏制温度上升的措施以减少其质量损失。(记者李宏策)
关节弹响是病吗******
张先生最近有些烦恼,原因是他每天早上醒来总感觉到手指僵硬,得活动一会儿才能缓解,尤其是在电脑前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手指愈发疼痛,并伴有弹响。而且,他的颈椎、膝盖、髋关节、腮帮在活动时都有明显的弹响。这些身体的异样让他心有余悸:关节弹响是病吗?
弹响分为不伴疼痛的生理性弹响和伴有疼痛的病理性弹响,前者就像我们在影视剧中经常看到的武打演员在开打之前转脖子、按手指关节,并发出“咔咔咔”声的关节弹响;后者则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及时就医的关节弹响。
造成关节弹响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关节软骨、关节滑膜结构异常;软组织结构异常;关节与软组织摩擦;长时间重复使用等。那么,如何辨别关节弹响的危险程度呢?我们可以通过危险指数来直观了解,其中,危险程度最高的标示为五颗星。
颈椎弹响:★
肩膀弹响:★
髋关节弹响:★
膝关节弹响(无痛):★
膝关节弹响(有痛):★★★★★
颞下颌关节弹响:★★★
手指弹响(有硬结和疼痛):★★★★★
其实,大多数无痛性弹响都无大碍,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很多高风险的弹响和关节损伤都是可以避免的。颈椎和肩膀弹响如果没有疼痛感,无需担心。髋关节弹响一般不伴有疼痛,但是要注意尽量避免重复使用髋关节。颞下颌关节紊乱会造成关节弹响,这是由于颞下颌关节重复脱位和复位造成的,严重时可能导致关节脱位、无法复位,伴有剧烈疼痛,这类人群应尽量避免经常啃食硬物及张大口的动作。最后要提醒的是,腱鞘炎可能会引起手指关节的弹响。腱鞘炎由于长时间重复用到某几根手指,让其不停地屈伸,可导致关节出现肿胀、酸痛和疼痛处有硬结,严重时活动关节便会发生弹响,应及早就医。
(宣武医院康复医学科医师侯敬贤)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